产品知识

国外回转窑的研究发展过程

回转窑内熟料烧结是一个既有流动、传热,又有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而且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检测手段尚不完善,对影响熟料烧结质量的重要参数—气体和物料温度难以进行准确的测量。建立数学模型,对回转窑内的温度参数进行预测是掌握回转窑熟料烧结状况、提高熟料烧结质量行之有效的办法。

回转窑

国外的研究者们对回转窑传热模型的研究进行得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J.K.Brimacombe、A.Rwatkinson、和A.A.Boateng等人。1978年,J.K.Brimacombe和A.P.Watkinson对一长5.5m、内径0.406m的回转窑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几十个热电偶对气体、物料(沙子)和耐火层温度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得到了窑内传热量的基本计算式。

1979年,国外专家A.PWatkinson对一长2.5m,内径为0.19m的实验窑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样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总结和分析,除了获得回转窑内传热量的基本计算式外,还着重对换热系数进行研究,提出了窑内气体与物料、气体与窑壁间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以及物料与壁面间的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1981年,J.P.Gorog等人以窑内的火焰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火焰区域进行分段的方法研究了火焰的传热,提出了窑内气体与壁面、气体与物料间传热量的计算式和辐射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燃料种类、二次空气温度、一次空气百分比、富氧程度等因素对气体给物料传热的影响;1989年,P.VBarr等人较全面的对回转窑内的传热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回转窑内传热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提出了辐射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回转窑传热模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前传热模型及传热系数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方面,与回转窑生产实际有一定差距。

相关文章:
回转窑内结圈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回转窑的表面温度与壁厚红外监测系统开发对回转窑运行状态进行巡检的重要性利用回转窑煅烧石油焦的利与弊回转窑测温技术的提高回转窑系统有哪些辅助设备?

上一篇: 回转窑在熟料烧结工艺中的作用下一篇: 回转窑煅烧带的温度如何实现自动测

产品图库